京都的神社與寺院每年吸引大量旅客前來參拜,許多人喜歡求取御守,希望保平安或實現願望。YouTube網紅蔡桑在影片中指出,御守不僅具紀念性,設計精美,也承載日本宗教文化與信仰的意涵。他說:「很多朋友到日本旅遊時,會到神社或寺院求御守來保平安,或是祈求心願成就。」

御守的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平安時代,當時護符會放入小袋掛在身上,稱為「懸守」。現代御守除了保持這一傳統,許多還附有小鈴鐺,象徵保護和驅邪。蔡桑表示:「御守求回來不管自用或送人,都需要保持清潔。若是祈願御守,傳統上每年需要回寺社更新,舊御守則會焚化處理。」他補充,代求給親友也被認為有效,心意比形式更重要。

京都的御守種類繁多,針對不同願望有不同設計。例如在北野天滿宮可以求得學業御守,藥師如來御守則可祈求健康。法雲寺的菊野大明神提供緣切御守,用於斬除不良緣分,而安井金毘羅宮的緣切碑也可隔絕不希望的人際關係。平等寺因幡堂的「六貓御守」象徵健康無病,錦天滿宮則有與Hello Kitty聯名的御守,吸引年輕族群。虛空藏法輪寺電電宮的御守內含SD記憶卡,受到通信和電力業者的關注。靈光殿天滿宮的「天下無敵 必勝利運」御守歷史悠久,據說曾在蒙古入侵時祈禱有效,受到後宇多天皇的表彰。

虛空藏法輪寺電電宮的御守內含SD記憶卡。(圖/翻攝自蔡桑 YouTube)

蔡桑指出,求御守的重點在於誠意與心意,而非形式。他建議,旅客可依自身需要選擇適合的御守,並在參拜時保持尊重與禮節。透過參拜與求御守,遊客不僅可以感受日本宗教文化,也能體驗當地的歷史和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