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頻道「異色檔案」指出,高價百貨美食事件造成兩人死亡、五人重症及十二人輕症,引發外界對餐飲安全的關注,也讓人想起台灣老字號餐廳鼎泰豐。雖然餐點價格偏高,但每逢食安風暴,鼎泰豐仍能穩定吸引大量客人,成為台灣餐飲業的經典案例。許多網友曾討論鼎泰豐的價位是否過高,但仍有大量顧客願意排隊。
鼎泰豐由楊秉儀於1972年創辦,起初在店內一半販售沙拉油,一半提供上海小吃。隨著點心師傅「阿水師」的加入,小籠包口感多汁、餡料實在,並且堅持「自己不吃的絕不賣給客人」,建立忠實顧客群。媒體報導推波助瀾後,鼎泰豐聲名大噪。
1993年,鼎泰豐被《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十大美食餐廳之一,日均客流量上千。楊秉儀之子楊紀華接手後,將小籠包製作流程量化與標準化,確保各分店口味與品質一致。首家海外分店於日本新宿開幕,成功將台灣總店的原汁原味帶至國際市場,之後相繼在美國、中國、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澳洲、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菲律賓與英國設立分店。
鼎泰豐的成功不僅在食物口味,更在於完整的用餐體驗與高規格管理。餐廳採開放式廚房設計,讓客人可以觀看小籠包製作過程,增加用餐娛樂性。楊紀華對細節要求嚴格,從火候、食材挑選到員工儀態與流程標準皆有明確規範。餐廳提供高薪與完善福利,基層員工月薪輕鬆超過五萬元,店長年薪超過兩百萬元,即便疫情影響營收,薪資仍全額發放。
此外,鼎泰豐對食材精挑細選,蔬菜、黃瓜等都需去除不良部分,保持最佳口感,並以少油少鹽的清淡路線維持品牌特色。楊紀華重視每個細節,包括炒飯與炒菜的溫度、前菜入口的最佳溫度,以及發面室內的濕度。餐廳內部流程以標準作業程序(SOP)管理,從擦拭玻璃到烹調方式都精確規範,甚至員工需練習聽筷子掉落的聲音,以便迅速提供服務。
員工福利也是鼎泰豐的一大特色。除了高於業界的薪資,餐廳提供午休空間、按摩設備,員工餐經營營養師規劃,並設有各種獎金與激勵制度,使基層員工薪水輕鬆突破五萬元,廚師與店長則更高。即便面對營收下降,鼎泰豐仍堅持薪資全額發放,確保員工穩定。
整體而言,鼎泰豐的核心成功因素在於穩定的食物品質、娛樂化的用餐體驗,以及對員工的高薪與嚴格管理。這些環環相扣的因素,使鼎泰豐能在台灣及國際市場維持一致品質與品牌形象,雖然餐點價格偏高,但仍吸引大量忠實顧客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