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r謝哲青近日在影片中,以「小青書」頻道介紹三星堆文化,引起廣大觀眾關注。他指出,三星堆是20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有學者甚至稱其為「七大奇蹟之外的第八大奇蹟」,並提到出土的青銅神樹與奇書《山海經》相似度極高,令人懷疑遠古時代的生物和植物可能延續至現代。

三星堆位於四川廣漢,因當地有三個大土墩而得名。謝哲青回憶,他第一次造訪三星堆是在2002年。他說,三星堆的考古發現始於1929年,當地一對農民父子在清水溝意外挖到大量玉器,後來在1934年由美籍考古學家葛維漢與中國考古學家共同進行發掘,挖出上千件玉器。然而,由於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考古工作一度中斷。

1980年代,因廣漢附近磚廠取土而再次發現遺址,考古學家從土堆下發現更多玉器與青銅器,引起國際關注。三星堆遺址可分為寶墩時期、三星堆文化時期以及金沙遺址,不同時期出土的文物均展現獨特的藝術風格與神秘氣息。

謝哲青指出,三星堆文化與古代蜀國文明密切相關,蜀國在歷史上曾被視為「國中之國」,文化與華夏文明有所不同。考古研究顯示,三星堆文化可能由古老的羌族遊牧民族所建立,他們的活動範圍涵蓋甘肅、陝西、四川及部分西藏地區,並與茶馬古道的通商路線有關。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立人像、縱目面具及青銅神樹,引發觀眾對古文明的討論。謝哲青提到,青銅面具凸出的眼睛象徵預知能力,可能與巫師或巫女的職業形象相關,並非真實的人類面貌。此外,青銅器的冶金材料來源包括銅與錫,錫礦可能來自雲南地區,顯示當時已有跨地區貿易網絡。

他還提到,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文物排列規律,引發觀眾聯想是否存在城市規劃概念,但考古學家指出,這些排列屬於祭祀用途,並非建築或城市設計。無論是青銅器、玉器或石器,均被認為是祭祀或宗教儀式的用品,用以表達人類對來世或另一世界的想像。

謝哲青也指出,三星堆文化與《山海經》記載的奇異生物與植物有高度相似性,但目前尚無確切證據證明兩者直接相關。《山海經》被視為象徵性、隱喻性的旅行記錄,記載的生物和地理現象多為文化象徵或傳說。

影片中,謝哲青呼籲觀眾持續關注三星堆相關研究,並表示未來將透過「小青書」頻道解答更多觀眾對古文明的提問。他強調,三星堆的青銅文明、藝術風格以及冶金考古研究,為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也讓現代人得以一窺遠古文明的神秘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