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全球共同響應的「國際無車日」(World Car Free Day)。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邀請市民放下車鑰匙,改搭大眾運輸或騎上自行車,沿著河濱綠色廊道慢騎,體驗低碳生活,也感受河岸風光帶來的自在氛圍。

高灘處處長黃裕斌表示,新北河濱自行車道全長已從210公里延伸至218公里,成為全台最長。自行車道串聯淡水、八里、大漢溪、新店溪及基隆河,構成北北基桃的重要交通動脈。近年來市府也持續優化環境,包括擴寬大漢溪車道、改善八里水岸車道,並增設護欄、照明與休憩節點,讓騎乘體驗更加安全舒適。

黃裕斌指出,目前進行中的淡水金色水岸優化工程,預計116年完工,屆時將拓寬路徑至4公尺,並新增休憩平台、觀景點與遮蔭設施。未來隨著淡江大橋通車,將形成「淡水—八里環狀觀光圈」,串聯老街、渡船頭與十三行博物館,進一步提升河濱旅遊與地方觀光魅力。

除了休閒觀光功能,自行車道也被視為日常通勤的重要選擇。市府自108年推動「自行車通勤綠廊」計畫,透過串連市區車道、增設導引標誌,並搭配14處租借站服務,方便民眾結合大眾運輸,實現「最後一哩」的低碳交通。來自新店的宋先生表示,他常以自行車往返板橋,沿途景色宜人,不僅放鬆心情,也讓通勤更健康環保。

高灘處補充,近期河濱也有多場展覽登場,包括八里「城市沙雕展-數碼寶貝」至10月12日,以及新月橋與新月廣場的「兔兔Q」裝置展至10月31日。市府呼籲市民在國際無車日,放慢腳步,以單車或步行感受城市與河流的連結,體驗新北河濱獨特的休閒魅力。

揮別車潮、河濱慢跑共享低碳生活二重環狀自行車道。(圖/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