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動物之家自民國102年起與新北地檢署合作,引進社會勞動人協助園區日常作業。十二年來,這項計畫不僅讓社會勞動人在履行義務的同時接觸生命教育,也成為推動動物保護與社會矯正的跨領域典範。今年(114年)園區更獲法務部頒發「績優社會勞動機構」肯定,展現長期深耕成果。

在園區規劃下,社會勞動人可依個人作息選擇時段服務,兼顧工作、家庭與義務履行。曾在此服務的林姓勞動者表示,最初因陌生與恐懼而感到壓力,但在同仁與志工的協助下逐漸熟悉環境,也被動物故事所打動。她後來協助照顧奶犬、奶貓、陪伴犬隻散步與受傷貓咪復健,完成勞動後更認養長期照顧的動物,並持續以志工身分回園區服務。

板橋動物之家指出,累計已有上百名社會勞動者參與,包括籠舍搭建、環境維護、動物照護與社區宣導等工作。園區認為,透過親身參與,勞動者得以重新建立責任感與同理心,也讓生命教育實際落實。站長徐愛明表示,近年園區持續改善傳統收容所「髒、吵、臭」的刻板印象,以環境優化、提升動物福利與源頭減量為主軸,讓社會大眾更願意走進收容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社會勞動人在完成時數後,因認同動保理念而選擇留下擔任志工,形成良好循環,也為園區帶來穩定的人力支持。新北市動保處表示,新北市持續推動「友善動物城市」政策,強化收容環境、醫療量能與動物安置品質。盼透過跨機構合作,使街頭流浪動物逐年減少,讓更多毛孩能找到適合的家庭與生活環境。

社會勞動人可提供勞動或服務替代入監執行。(圖/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