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珍藝寶」高齡志工帶領學童體驗手作,傳遞世代共學溫度。(圖/新竹縣政府)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社會,「銀髮力量」正展現無窮潛力與價值。為提升社會對高齡志工的認識與支持,新竹縣志願服務推廣中心持續推動「耆珍藝寶」高齡人才資料庫計畫,鼓勵長者發揮專業所長、傳承技藝與人生智慧,並邀請更多長輩加入高齡志工達人行列,共同成為推動社會永續發展的珍貴力量。
縣長楊文科表示,截至114年9月,新竹縣社福類65歲以上高齡志工已達6,500人,佔志工總數的51.2%。他肯定這群「退而不休」的長者,以豐富的人生閱歷與專業技能,持續為社會注入溫暖與動能,展現老有所用、老有所貢的精神。
新竹縣高齡志工佔比逾五成,長者以專業與熱忱持續服務社會。(圖/新竹縣政府)
社會處指出,高齡志工是關懷據點中不可或缺的溫柔力量,不僅協助量血壓、備餐與送餐,也常以自身專業投入文化傳承與教育服務。許多志工更身懷絕技,從傳統技藝到廚藝、民俗表演皆擅長,展現高齡世代的多元能量。
為活化「耆珍藝寶」資料庫能量,推廣中心媒合志工達人進入湖口勝利及德盛社區、華聖頓教育集團開設實體課程,以「祖父母級教師」身分帶領學童手作魚串珠、吸管動物、毛根工藝與手鍊創作,吸引近百人參與。活動現場不僅手作成果豐富,志工也趁機分享重陽節的由來與敬老意涵,讓孩子在體驗中理解「尊老敬老」的價值。學童Elsa表示,課程很好玩,學會了用串珠做魚、用吸管做毛毛蟲,要把作品送給爺爺奶奶當重陽節禮物。
社會處強調,志願服務不分年齡與專長,每個人都能在不同階段以行動回饋社會。透過「耆珍藝寶」資料庫及系列活動,新竹縣正打造一個跨世代互助共學的志工網絡,讓長輩們「樂活、樂學、樂用」,達成健康老化與社會共榮的目標。未來縣府將持續擴大資料庫規模,並與更多學校、企業及社區合作,創造多元服務與傳承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