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壓力緊繃的現代生活中,如何找到出口成為許多人共同的課題。傾訴被視為舒緩情緒的重要方式,但若只是無意識的抱怨,往往難以真正解決問題。那麼,該如何正確傾訴,才能既表達自己、又有效減壓?

YouTube頻道「潘雨青×心理學=好好生活」近期發布影片,以「飽受壓力的現代人必學的傾訴法」為主題,指出健康的傾訴能有效舒緩情緒與壓力,並促進人際情感連結。心理學老師潘雨青提醒,傾訴並不是單純抱怨,而是一種有意識地梳理情緒、想法與狀態的過程。

她提出「健康傾訴四元素」:第一,要保持有意識與覺察;第二,清楚辨認自己的情緒;第三,說出自己目前的狀態;第四,表達需求或期待。透過完整的表達,能讓自己更快釐清壓力來源。

在影片示範中,潘雨青以「最近很焦慮,因為長久一個人住,女兒回來準備考試,房間很亂讓我覺得房子變小」等例子,逐步表達焦慮與煩躁的來源,再補充「以前自己吃飯隨便,現在還要擔心女兒是否吃飯」,進一步展現如何把內心感受、壓力源與照顧心意說出來。最後,她加上一句「所以你可不可以讓我講一下」,示範如何帶著意識地傾訴。

潘雨青指出,人在傾訴時,其實已經開始知道問題在哪裡,這本身就能減輕壓力。越早接受事實,就能保留越多時間進行調適,避免壓力長期累積。她強調,學會健康傾訴,不僅能幫助自己,也能促進他人理解,建立更良好的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