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將至,烤肉仍是許多人必備的聚會活動。不過常見的問題是食材「外表已經焦黑,裡面卻還沒熟」,導致聚餐時總是有人擔心吃不安心。YouTube頻道詹姆士官方專屬頻道日前在影片中,分享了幾個常見食材的熟度判斷技巧,幫助民眾在烤肉時更容易掌握火候。

影片中提到,玉米筍雖然生吃也可以,但若要烤到口感最佳,應觀察外層葉片是否冒出水氣與白煙,這代表熱度已經傳導到內層。一般大約需要十分鐘,才能確定整根加熱均勻。

玉米筍可以藉由外面的葉子的部分,去知道它到底多熱。(圖/翻攝自詹姆士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在肉類的部分,詹姆士提醒民眾不要在火力最旺時就放豬肉或魚,這樣容易出現「外焦內生」的情況。如果是牛肉,則可以先烤鹽味的部位,再烤帶醬料的肉片,避免烤網過早被醬汁沾黏。至於判斷熟度,則可透過翻面與移動位置,確保每一塊肉受熱平均。

至於魚類,詹姆士坦言是烤肉裡最難掌握的食材,不僅火候要控制好,外觀完整度也很重要。他建議可以使用鐵蓋或上火加熱,讓上下同時受熱,不僅縮短時間,也能避免魚皮破裂。

影片最後也提醒,烤肉過程需要隨時觀察與調整,而不是把食材放上烤網後就不理會。透過適當的控制,才能避免食材半生不熟,讓聚會更安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