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短影音平台崛起與音樂消費習慣變化,過去十年間的全球流行音樂樣貌也悄然轉變。YouTuber「OMIO BEN」近日發表一支回顧影片,從 2014 年起至今,以年度代表歌曲為主軸,分析音樂風格的演化脈絡與背後的創作意圖,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影片從 2014 年 Pharrell Williams 的〈Happy〉談起,認為這首結合 R&B、放克與靈魂樂的樂曲,不僅傳遞積極能量,也打破傳統流行歌曲結構,副歌部分占據全曲六成以上,成功將「快樂」的情緒深植人心。其創下全球二十多國音樂榜單冠軍,並推出 24 小時音樂錄影帶,被認為是當年度最具代表性的全球熱曲。
2015 年的代表歌曲則是 Mark Ronson 與 Bruno Mars 合作的〈Uptown Funk〉。影片指出,儘管當時主流偏好快速切入主歌,這首歌曲卻反其道而行,以長達 16 秒的前奏營造期待感。此外,押韻方式與節奏設計兼具趣味性與流行性,成為當年橫掃全球排行榜的重要作品,也贏得葛萊美年度製作獎肯定。
來到 2016 年,Justin Bieber 的〈Love Yourself〉被選為代表歌曲。影片指出,這首簡約編曲的作品,本由 Ed Sheeran 創作,原訂收錄於個人專輯,最終轉由 Bieber 詮釋。歌曲以一把吉他與少量配器,呈現私人情緒與成熟面貌,成功打進全球市場,並連續推出數首排行榜冠軍作品。
Ed Sheeran 在 2017 年以〈Shape of You〉進一步拓展影響力。影片分析,這首結合雷鬼、浩室舞曲風格的作品,在 Spotify 發行首日即創下當時平台最高單日播放紀錄。其強烈節奏與撥弦打擊音色,加上簡潔旋律,讓這首歌穩居 Billboard 單曲榜前十長達 33 週。
2018 年,Drake 的〈God’s Plan〉成為年度焦點。影片提及,該曲憑藉強大話題操作與公益概念,在 MV 中以接近百萬美元實際援助行動展現「老天計劃」,讓音樂與現實社會產生聯繫,成為當年討論度最高的歌曲之一。
2019 年則由 Billie Eilish 的〈bad guy〉接棒,這首結合電子流行與陷阱風格的作品,以詭異合成器開場與突如其來的節奏變化為特色,顛覆傳統流行樂框架。年僅 18 歲的 Billie,也憑此作品在葛萊美獎獲得年度製作與年度歌曲等多項殊榮。
2020 年,The Weeknd 的〈Blinding Lights〉則成為疫情期間的代表作。影片指出,歌曲以復古的 80 年代音色混合未來感,營造既明亮又帶有淡淡憂鬱的氛圍,不僅刷新 Billboard 最長在榜紀錄,也成為全球串流平台播放量最高的單曲之一。
進入 2021 年,Dua Lipa 的〈Levitating〉雖未登頂 Billboard 榜首,仍成功掀起一波復古舞池熱潮。影片指出,這首歌曲混合迪斯可、放克與藍調元素,展現出跨世代音樂融合的魅力。
2022 年則以 Harry Styles 的〈As It Was〉為代表,影片形容該作旋律輕盈,卻帶有不願回首過去的淡淡哀愁,呈現個人成長與蛻變的情緒,作品不僅刷新 Spotify 單日男歌手播放紀錄,更獲得格萊美年度專輯殊榮。
而 2023 年,Miley Cyrus 的〈Flowers〉以直白、瀟灑的自我愛情觀吸引聽眾共鳴。影片指出,副歌中的歌詞對應過往 Bruno Mars 的〈When I Was Your Man〉,同時藏有情緒未竟之語,引發廣泛共鳴。此曲亦成為 Cyrus 首度在英國單曲榜封王之作,並勇奪葛萊美最佳流行獨唱與年度製作兩項大獎。
最新年度的熱門單曲則為 Benson Boone 的〈Beautiful Things〉,影片分析,該曲在短影音平台受到熱烈歡迎,副歌情緒張力強烈,成功擄獲年輕族群耳朵,擊敗多位當代主流歌手,穩坐人氣寶座。
影片最後,BEN感性指出,這十年間,流行音樂從單純、快樂、動人逐漸走向內省、情緒複雜的方向,呈現出現代人在面對自我與世界的掙扎與平衡。此觀點也引發不少觀眾在影片下方留言分享自己的感受與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