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後才看得到的石滬。(圖/翻攝自Tony Huang YouTube)
YouTube網紅Tony近日前往淡水漁人碼頭北岸的石滬角實地探訪,這裡保留了歷史悠久的滬尾石滬群,退潮時可清楚看到傳統捕魚設施的樣貌,帶領觀眾認識淡水沿海的自然景觀與歷史背景。
石滬角位於漁人碼頭北側,區域較偏僻平時遊客不多。Tony表示,退潮時可以步行至石滬附近觀察小魚被困於石滬之中,沙灘雖有泥沙,但行走安全不會陷入泥濘。他指出淡水地區的遊客無需特別前往桃園或苗栗,也能看到完整的石滬。
沿著海岸向北Tony來到沙崙海水浴場,這片海灘建立於1919年,1959年改名為沙崙海水浴場,1999年停止營運。沙灘曾是清法戰爭滬尾之役的古戰場之一。淡水原名「滬尾」,北海岸從萬里到淡水共有二十多處石滬群,早在三百多年前,平埔族就開始利用石滬捕魚。現場仍保留部分石滬遺跡及觀景設施,未來有計畫委外經營與活化管理。
岸上也有一些石滬殘存。(圖/翻攝自Tony Huang YouTube)
此外Tony也造訪了情人橋與漁人碼頭周邊。上午時段橋上遊客稀少,他在影片中提到天氣炎熱,但沙灘及海岸仍有少數民眾戲水或捕魚。最後他於星巴克漁人碼頭門市休息用餐,結束這趟淡水北岸的旅程,帶觀眾重新認識滬尾石滬與沙崙海水浴場的自然與歷史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