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寵物交易市場的管理品質與動物福利,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近期啟動年度「特定寵物業查核專案」,針對轄內425家寵物業者進行全面稽查。動保處指出,隨著飼養需求持續增加,合法經營與如實揭露健康資訊,是避免消費糾紛與降低疾病傳播風險的必要條件。

此次查核中,一家合法寵物店雖具有整潔外觀,但內部檢查顯示籠具空間不足,未提供完整健康與照護紀錄,且有未植入晶片的貓隻仍在販售,違反《動物保護法》第22條。動保處依規定分別裁罰籠具不符4萬元、紀錄不實4萬元、未植入晶片4萬元。此外,業者多次以「私人空間」為由拒絕稽查,但經查其空間已列入營業範圍,違反第23條相關規定,再依第29條裁罰3萬元,累計罰鍰達15萬元。

動保處也提到,另一家經營多年的優良業者具備完善飼養制度,每隻貓均備有完整晶片紀錄、疫苗證明與來源追溯資料,店內亦設置「健康說明卡」供民眾查閱,展現法規落實與高度透明度,有助提升整體產業形象。

依《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業者須申請特寵業許可證並標示營業資訊,同時建置動物買賣、繁殖及照護紀錄;從業人員也需接受動物福利與防疫訓練。違規者可依情節裁罰數萬元至數十萬元,屢次違規者則可能遭廢止許可。

動保處提醒民眾購買寵物時應確認業者是否合法,要求查看健康檢查與晶片資料,並觀察展示空間是否充足,避免選購來源不明的動物,以降低地下繁殖與疾病風險。

新北動保處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強業者教育與定期稽查,提升法規落實度,打造透明、負責任的寵物交易環境。呼籲民眾以理性方式挑選合格商家,共同維護動物權益,促進人與動物的友善共存。

店內稽查照片。(圖/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