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頻道「異色檔案」指出,位於高雄的丹丹漢堡自1984年創立以來,始終專注於南台灣市場,並未大規模拓展至北部地區。影片回顧,丹丹漢堡由一對謝姓夫妻創辦,最初目標是提供價格親民且份量充足的速食餐點,結合漢堡、肉羹、米飯套餐等菜色,迎合南部消費者口味,形成與當時外來美式速食的明顯差異。

影片中指出,丹丹的經營策略以穩健為主。每家分店均保持一致口味與品質,店務管理由家族成員直接掌控。即便在1980年代末期,麥當勞、肯德基及摩斯漢堡等國際連鎖品牌陸續進入台灣市場,丹丹仍選擇穩守南部市場。截至2019年,全台僅有43家分店,集中於高雄、屏東、台南及嘉義地區,反映品牌重視穩定經營與在地文化,而非追求快速擴張或北部市場的競爭。

影片指出,丹丹漢堡的菜單特色與南部飲食習慣緊密結合。例如漢堡口味偏甜、肉羹湯頭帶有地方風味,米飯套餐搭配多樣配料,呈現南部在地口感。北部消費者可能不習慣這種甜味與口感,加上北部租金與營運成本較高,也限制了品牌北上。影片還提到,丹丹採取封閉的家族管理模式,不對外開放加盟,這有助於口味一致性與品質控管,也維持品牌的核心價值。

此外,影片分析丹丹的成功原因,並非依賴大量廣告投放或資本擴張,而是對南部市場的深刻理解。穩定的口味、平價策略,以及封閉管理模式,使品牌在南部地區形成高度辨識度。影片也提到,員工的高度向心力讓顧客感受到溫度,穩守南部市場所產生的「稀缺感」,反而增強了消費者前往用餐的意願,成為品牌特色之一。

「異色檔案」指出,從1984年創立至今,丹丹漢堡在南台灣速食市場留下深刻印記。影片強調,無論品牌是否未來有北上計畫,丹丹已成為南部生活記憶與味覺象徵。其穩健的家族管理模式、符合在地口味的菜單,以及對品質的堅持,使丹丹成為地方速食市場的經典代表,也為當地飲食文化留下獨特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