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院原本主要是設計給在準備大考的學生使用的讀書房。(圖/翻攝自DenQ來了 YouTube)
YouTuber Dan近日介紹韓國「考試院」(고시원)的影片,引發國內外網友熱烈討論。一名留學生隨意上傳在考試院居住的短片,累積超過三千萬次觀看,讓這種原本為考生設計的住宿方式再度受到關注。
考試院最早設立於補習班聚集區,提供低廉住宿與簡單餐食。過去準備司法考試等大型考試的學生常住於此,因此得名。然而自2010年後,多數學生選擇通勤或租套房準備考試,考試院逐漸轉為經濟弱勢族群及外籍勞工的居所。由於免押金、不需簽長期合約,成為不少人最後的居住選擇。
影片中,法國留學生展示自己沒有窗戶的房間,牆上貼滿BTS照片,僅有狹小的衛浴設施。她每天清晨到屋頂洗衣服,稱這是唯一能接觸陽光的時刻,早餐則在公共廚房以免費提供的白飯解決。另一名德國留學生則形容房門「很窄,只有身材瘦的人才能方便進出」,並以餐桌兼作書桌與化妝台,展現空間利用的局限。
依據國際人權法標準,低於14平方公尺的空間不被視為正式住宅。實際上,影片中房間僅約6平方公尺。雖然對外國人而言環境顯得狹窄甚至殘酷,但免費提供餐食的特色,使其成為一種特殊的居住文化。影片中的留學生也提到,原本只上傳一段6秒短片,沒想到隔天便累積50萬次觀看,之後熱度持續發酵。
對此,韓國網友反應兩極。有人認為,以每天1萬5千至2萬韓元即可獲得獨立空間,對背包客而言相當划算;也有人感嘆,老人住在考試院令人心酸,但年輕人以積極態度生活,則更像是一段值得回味的經歷。
儘管考試院條件簡陋,影片卻讓外界看見韓國居住現實與年輕留學生追夢的樣貌。影片最後,Dan也拋出問題:「那你呢?如果有機會,會不會也想試試看這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