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近日公布114年1至6月30日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台中市死亡人數133人,較113年同期減少9人(-6.3%),更較112年同期減少45人(-25.3%),下降幅度為六都第二。另114年1至6月行人30日交通事故死傷1,349人,也較113年同期減少44人(-3.2%),顯示市府推動道路交通安全(道安)政策已有成效。
台中市交通局說明,為確保事故死亡統計精準,市府自113年6月起函報交通部,針對自然死亡及非屬交通事故案件,逐案清查並扣除。例如112年有10件、113年有50件死亡案情,均與交通事故無關;114年1至5月亦有19件不相關案例,透過精準掌握數據,有助分析事故型態並提出對策。
交通局表示,市府道安團隊持續透過工程(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執法(Enforcement)3E手段多管齊下。工程面向,推動「提升道路品質計畫2.0」及人本交通設施,截至114年8月底,已完成行穿線退縮223處、庇護島345處、行人照明88處、行人綠燈早開或專用時相792處、綠斑馬888處,並建置標線型人行道長達25.6公里,逐步優化行人環境。
教育宣導方面,交通局至社區與學校推廣交通安全,已辦理15場社區宣導、3場校園活動,並舉行33場次婦女會宣導(完成28場次),強化家庭與社區對交通安全的重視。此外,針對國小生,安排80校共80場次交安教育,透過「陸爸爸說演故事劇場」寓教於樂,目前已完成58場,讓交通觀念從小扎根。
台中市府前進社區、校園及婦女團體,擴大交通安全宣導效益。(圖/台中市政府)
針對高齡族群,道安團隊跨局處合作,結合合格「路老師」深入社區、長青學苑與婦女會據點,利用簡明影片與互動課程,提升長者風險辨識與防禦能力;青少年方面,則推動114年「校園機車安全宣教計畫」,深入高中職與大專校園,以實際體驗輔導學生建立防禦駕駛觀念,降低無照駕駛風險。
在執法面向,警察局已於北區三民、崇德五岔路等68處易肇事路口設置多功能科技執法設備,針對闖紅燈、不讓行人、跨越雙白線等違規行為自動偵測取締,其中「不停讓行人」偵測點共設置26處,設置後事故率明顯下降。
市府強調,將持續結合交通工程、教育宣導與科技執法,優化人本交通環境,降低事故發生率,朝「安全、永續、友善」的宜居城市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