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r 江老師近日推出新影片,走進台灣大學展開特別企劃,與鋼琴社學生近距離互動。影片內容從校園散步、學生餐廳用餐,到進入社團琴房交流,完整呈現了學生日常與音樂學習的多樣風貌。江老師透過即興演奏、合奏以及四手聯彈,與學生們共同創造一場輕鬆卻充滿能量的交流。
影片一開始,由鋼琴社學生永淇擔任嚮導,帶領江老師走進台大校園。江老師透露,此次拍攝的核心是挑戰「視譜對決」,計畫和學生比拚現場彈奏能力。過程中,她先到學生餐廳用餐,體驗校園自助餐和知名的台大牛奶,並以幽默的語氣描述「這就是學生日常」,讓觀眾在正式進入音樂交流前,先感受到濃厚的校園氛圍。
進入鋼琴社後,江老師與多位社團成員互動。曾同學分享自己自 4 歲開始學琴,累積至今已有 19 年琴齡,挑戰高難度樂曲《加斯巴之夜》,展現細膩技巧與穩健功力,現場氛圍莊重。另一名同學選擇演奏蕭邦《幻想即興曲》,以明快節奏展現浪漫派的奔放特質。也有學生挑戰動畫電影《鈴芽之旅》的配樂改編曲,融入現代流行元素,為現場帶來不同的色彩。
影片中,學生們的背景各不相同,有音樂專業出身,也有會計系、外文系等非音樂科系的成員。雖然專業不同,但他們透過鋼琴社維持對音樂的熱情,展現出跨領域學生在藝術上的共同語言。這些分享突顯了社團的多元與包容,也讓觀眾感受到「音樂不只是專業,更是興趣與生活的一部分」。
其中,一位自稱「琴房關燈俠」的學生成為亮點。他表示,自己常在琴房熄燈後持續練習,甚至習慣在黑暗中彈奏夜曲。這段經歷引起現場驚訝,也讓氣氛增添幾分趣味。隨後,他即興演奏一段樂曲,熟練的技巧和獨特的演奏習慣,成為影片的一大看點。
號稱「琴房關燈俠」的學生現場彈奏蕭邦的夜曲。(圖/翻攝自我是江老師 YouTube)
江老師則在互動過程中,親自與學生合作四手聯彈。她強調,合奏並非事先排練,而是即興合作。不同演奏者之間需要彼此傾聽、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完整曲目。這段演出既輕鬆又考驗默契,意外製造許多驚喜,也讓觀眾看見音樂交流的樂趣。
除了演奏,江老師也透過提問與學生聊天,了解他們對鋼琴的學習歷程與參與社團的動機。有學生談到鋼琴帶來的陪伴感,有人則分享在課業繁忙之餘,仍堅持在社團中尋找表演舞台。不同的經驗交織出多樣的故事,使影片不僅是表演的呈現,更是一場關於音樂與青春的交流。
在影片尾聲,江老師表示,很開心能親自走進台大鋼琴社,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她強調,學生們展現出的專業技巧令人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他們對音樂單純的喜愛與熱情。她認為,這次特別企劃不只是演奏上的挑戰,更是一次充滿驚喜的學習與交流。
整支影片從校園飲食、學生生活到音樂展演,串連出完整的故事線。江老師以旁觀者與參與者的雙重角色,帶領觀眾看見年輕世代如何在課業與興趣之間找到平衡,也突顯出大學社團生活的真實面貌。影片不僅呈現出台大鋼琴社的活力,也讓觀眾對於音樂交流的價值有更深刻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