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接新北市淡水與八里兩區的重大交通建設「淡江大橋」於9/16日舉行全橋合龍儀式,標誌工程進入最後階段。新北市長侯友宜出席典禮,並表示大橋預計於明年(2026年)5月正式通車,未來可有效改善北海岸交通瓶頸,亦將成為臺灣具國際辨識度的新地標。
淡江大橋由已故世界知名英籍建築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設計,橋體外觀具現代美學風格,採單塔不對稱斜張橋設計,主跨達450公尺,全長920公尺,為目前全球最大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工程自動工以來面臨多次流標、缺工與原物料價格上漲等挑戰,總經費最終攀升至230.38億元,由中央與新北市政府共同分擔,其中市府出資約三分之一。
淡江大橋是全球最大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主跨距450公尺、橋長920公尺。(圖/新北市政府新聞局)
侯友宜於現場致詞時指出,大橋主體工程預計於今年底完工,屆時可望縮短淡水與八里間通勤時間約25分鐘,顯著提升通行效率與整體北海岸地區交通機能。他也特別呼籲中央加速核定八里輕軌計畫,盼透過大橋與軌道系統整合,加速區域交通建設與觀光產業發展。
新北市政府亦同步推動大橋周邊地區基礎設施升級。工務局表示,目前進行的「地區道路改善工程」涵蓋沙崙路鋪面更新、中正路二段51巷拓寬與金色水岸人行道延伸等項目;交通局則規劃設置「微型轉運站」,整合公車與未來的輕軌系統,串聯淡水、八里多個觀光熱點,預期提升大眾運輸便利性並促進地方經濟。
新北市政府也宣布,2026年跨年活動將再次舉辦「跨河煙火秀」,以淡江大橋為主題,形塑類似雪梨港灣大橋的視覺意象,向國際展現台灣自然景觀與設計實力,邀請民眾屆時共襄盛舉。
淡江大橋自規劃至今歷時多年,合龍儀式象徵中央與地方合作的一大成果。後續仍需關注工程完工進度、交通配套與觀光資源整合,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