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神岡區圳堵、大社及岸裡里三里共約1.1萬名居民,長期受限於舊有社區活動中心空間不足與設施老舊的問題。台中市政府聆聽地方民意,斥資共計逾9,000萬元,興建圳堵里及大社、岸裡里兩座全新市民活動中心,並於11/3舉行啟用典禮。台中市民政局長吳世瑋代表市長盧秀燕出席,感謝中央與地方民代的協助,以及三位里長積極爭取,促成新活動中心落成,為地方居民提供更安全、舒適的公共活動空間。
圳堵里市民活動中心啟用典禮。(圖/台中市神岡區公所)
吳世瑋指出,盧秀燕上任以來高度重視神岡區整體建設發展,目前全區16個里中已有5個里、4座市民活動中心於任內推動興建,包括此次啟用的圳堵里及大社、岸裡里中心,以及去年啟用的庄後里活動中心。另神洲里活動中心也預計於年底完工啟用。連續兩年啟用四座活動中心,顯示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地方建設的決心,不僅完善基礎設施,也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在設計上,圳堵里市民活動中心鄰近圳堵公園,為地上一層樓建物,總樓地板面積約142坪。建築採弧形與挑高設計,搭配純白外牆,造型典雅,被地方居民稱為「神岡小白宮」。空間規劃包括多功能活動室、交誼大廳、茶水間及廁所,並設有獨立出入口供公園遊客使用;後方另闢停車區域,讓人車動線分離,使用更安全便利。
至於大社、岸裡里活動中心則位於岸裡國小內,該區為18世紀平埔族重要聚落之一,也是大豐原地區最早開發的區域。由於原有社區活動中心建於民國81年,結構老舊且有安全疑慮,台中市政府在立委楊瓊瓔任副市長期間啟動重建計畫。新建大樓為地上三層樓設計,一、二樓為大社里及岸裡里市民活動中心,三樓則規劃為學校圖書室與社區共讀站。建築採玻璃帷幕立面,兼具現代感與通透性,成為地方新地標。
楊瓊瓔表示,圳堵里活動中心在台中市政府團隊與市議員羅永珍的支持下順利啟用,感謝圳堵里長鄭秀燕用心選址與規劃。中心以穿透式空間設計,兼顧長者與親子活動,提供居民一個舒適、親近自然的社區據點。她也指出,大社與岸裡里活動中心結合共讀站的「三合一」規劃,展現教育、社區與公共服務的整合,是台中市推動宜居城市與共融社區的實踐成果。
神岡區長梁益明補充,為提供民眾更舒適的活動空間,台中市政府神岡區公所另投入近223萬元,完善兩座活動中心的空調、影音系統、摺疊桌椅及飲水設備等設施。啟用後,除可作為社區休憩、會議、文化交流與避難收容用途,也將結合里內資源推展社區福利與多元活動,打造更具凝聚力與活力的在地社區,開創神岡地區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