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籠內放置草屋,豐富兔子生活。(圖/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
實驗動物的福祉不僅是道德議題,更關乎科學研究的可信度與成果。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攜手農業部專家學者,啟動全市實驗動物稽查計畫,預計於114年11月前完成轄內17間動物科學應用機構的實地稽查,嚴格把關動物生活品質與研究環境,確保研究結果更具科學性與公信力,讓民眾使用相關產品時更加安心。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台灣常見實驗動物包括小鼠、大鼠、天竺鼠、兔子、豬、狗、魚及雞等,廣泛應用於醫藥、食品及生物科技研究。稽查重點除要求各機構設立「實驗動物照護委員會」(IACUC),落實管理疼痛與獸醫照護外,也強調「3R原則」替代(Replacement)、減量(Reduction)與精緻化(Refinement),確保研究過程兼顧效率與人道精神。動保處在稽查中亦會使用分貝計與溫度計監測環境,避免噪音與溫度變化干擾動物行為與實驗結果。
動保檢查員曾楪家指出,曾有生技公司因缺乏環境豐富化設計、與小鼠互動不足,導致實驗動物長期處於緊迫狀態,不僅影響藥效測試與基因數據穩定性,也造成研究結果無法複製。該機構在獸醫照護與環境管理上皆被評為「較差」,列為隔年優先稽查對象。相對地,另一家藥品顧問公司提供草屋、草團與社交空間等豐富設施,讓兔子展現自然行為、情緒穩定,研究數據也更具一致性,獲得「良」評等。
動保處指出,歐盟、美國國家衛生院及我國農業部、教育部等單位,均將3R原則列入研究計畫審查與補助條件。實驗動物雖無法言語,卻支撐著人類醫療與科技的進步。唯有尊重牠們的需求,才能確保研究更精準、人道且具永續價值。新北市將持續推動動物福祉管理,打造尊重生命、以科學為本的研究環境。
稽查委員觀察動物作息及飼養環境。(圖/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