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與尿酸值呈現明顯正相關,醫師建議多喝水、控制體重,並採地中海或得舒飲食,才有助降低尿酸,進而避免痛風。(圖/翻攝自初日醫學 - 宋晏仁醫師 x Cofit YouTube)
隨著秋分到來,天氣轉涼,不少民眾開始以火鍋、海鮮暖胃,但也擔心因此誘發痛風。「初日醫學-宋晏仁醫師 x Cofit」YouTube 頻道近期影片,邀請初日診所魏士航醫師與內分泌專家周建安醫師對談,指出火鍋湯底與海鮮雖含高普林成分,但臨床研究證據顯示,影響尿酸更關鍵的因素,其實是民眾的BMI(體重指數)。
影片指出,研究團隊針對2112名個案進行兩年追蹤,結果發現BMI與尿酸值呈現明顯正相關。進一步分析顯示,男性年輕族群的尿酸值偏高,與含果糖飲料攝取有關;女性則在更年期後出現尿酸升高,與荷爾蒙變化及腎臟排泄能力下降相關。國際研究也指出,BMI每增加一個標準差,高尿酸血症風險上升23%;若增加五個單位,痛風發生風險更會提高55%。
醫師強調,飲食雖是影響尿酸的重要來源,但並非唯一原因。除了紅肉、海鮮與內臟等高普林食物外,亞洲人基因上的排泄能力較弱,加上缺乏水分或腎功能退化,更容易導致尿酸堆積。而胰島素阻抗、高果糖飲食與長期壓力,則是同時造成肥胖與尿酸升高的三大共通元兇,才是痛風與高尿酸背後不可忽視的關鍵。
為避免高尿酸與痛風,醫師建議從生活調整著手,包括每日攝取超過2000毫升水分、採取漸進式體重控制、減少含糖飲料與酒精,並多以地中海或得舒飲食取代高普林食物。若生活型態難以改善,則需透過藥物輔助控制。同時,30歲以上每五年、40歲以上每三年的免費成人健檢,均包含尿酸檢測,民眾應善加利用,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