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日,「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正式揭曉中之島四大戶外演出的節目內容,活動以「萬變氣場」為主題,結合大型人偶、布袋戲、宮廟神將、故事劇場和在地市集,讓觀眾親身感受臺灣文化在傳統信仰、科技與藝術之間激盪出的全新火花。

文化部表示,本次展演透過開放式的戶外空間,強調「人性中的科技」,以創新手法詮釋臺灣傳統藝術,帶來跨文化、跨世代的感官體驗。亮點之一是由「新勝景掌中劇團」第二代兄弟聯手製作的《伏魔英雄帖之再現白光劍》,融合布袋戲傳統技藝、動畫投影及九天民俗技藝團現場鼓陣,展現科技如何成為文化傳承的新語彙。

另一個重點節目《狩siù》則是對台灣宮廟文化中的「神將」進行創新演繹。作品將臺灣民主發展史融入藝陣敘事,並透過與工研院合作的高科技裝置,讓神將角色能發出光影與聲效,搭配女神官角色,引導觀眾感知「無形卻具體」的互動體驗。

來自藝術團隊「藝術報國」的《艾拉-相遇中之島》則以未來視角帶來驚喜,透過4.2公尺高的大型偶「艾拉」與5名舞者共同演出,講述來自未來的小學生如何記錄當代文化與自然景觀,並將故事帶回未來分享,為觀眾帶來一場充滿想像的跨時空旅程。

專為兒童與親子設計的《移動故事屋》,由黃文浩與數位藝術基金會培育的科技藝術家們打造,透過會動的帳篷、影像與聲光效果,營造沉浸式故事空間。特別的是,現場將由接受特訓的日本演員以日語講述臺灣繪本故事,貼近當地觀眾。

此外,文化總會主辦的日本最大臺灣文化活動「TAIWAN PLUS」今年首度移師大阪舉行,並擴大為連續兩個週末的盛會。以「台日新風」為主題,結合設計、藝術、美食與戶外市集,打造臺日合作的文化創新平台。

線上也有精彩活動同步進行。在「We TAIWAN」X(原Twitter)社群舉辦的「a-We創作大會」中,來自大阪的創作者吉川,結合臺灣地圖與特色景點創作的插畫作品「想跟a-We一起去的地方」獲得最高人氣。他開心表示,將帶著獲得的a-We娃娃與徽章參加接下來的活動。

文化部表示,本次徵件活動於6/20日截止,共收到35位國際創作者的投稿,作品涵蓋珍珠奶茶、豆花、冰品、鳳梨、臺北101、九份、天燈等臺灣經典意象,並有創作者將a-We打造成小籠包造型、手作人偶,展現滿滿創意,讓臺灣文化透過全球視角綻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