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頻道《哇洗弘A×我是小林》近日推出影片,走進工地拍攝手扶梯安裝現場,實地紀錄手扶梯從無到有的完整過程,帶觀眾看見這項日常設施背後的專業技術與施工細節,也呈現工地環境的真實面貌與施工團隊的細心操作。
影片主角是現年32歲的手扶梯師傅陳冠宇,從高中起便投入家族經營的電扶梯事業,15歲時就開始在工地幫忙,如今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投入業界十七年來,他長期負責電扶梯的安裝與維修工作,各占約一半。由於案場遍布全台,工作地點經常更換,有時兩週才能休假一次。遇到百貨公司或捷運工程時,他更需配合夜間施工,以避免影響營運。冠宇提到,雖然工作節奏緊湊,但多年經驗讓他逐漸熟悉流程,也能精準掌握每個環節。
影片中,冠宇詳細解說施工步驟。手扶梯安裝並非單純組裝零件,而是從桁架的調運與定位開始,確保整體結構穩定後,才進場安裝內外部零件與玻璃。接著師傅們會依序安裝扶手、皮帶及導輪,並完成試運轉及安全檢測。冠宇強調,外觀看似快速組裝,其實每一個環節都需細心校正,尤其安全開關和機構微調更是不可疏忽,確保手扶梯運作平順、使用安全。
畫面中可見,冠宇操作機具精準調整機台位置,小心將玻璃放入槽內,反覆確認高度與水平狀態。他說,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非常考驗經驗與手感,任何一處微小誤差都可能影響整體運作。因此,施工過程中每位師傅都必須專注全程,不能有片刻大意。
影片後段,冠宇帶觀眾走入下機坑,展示手扶梯內部的精密構造。機坑深度約1.2至1.5公尺,內部零件排列緊密,每個齒輪、鏈條與皮帶都必須精確配合。他說,如今的系統若偵測到踏階缺件,會自動啟動停機保護機制,避免意外發生,這也是現代手扶梯安全設計的一環。
完成試運轉後,冠宇將外側板裝回,宣布當天作業結束,並笑著向鏡頭揮手:「今天就結束了,掰掰。」影片最後剪輯出多地案場畫面,從高雄、台中到新竹,手扶梯安裝皆陸續完成,呈現施工團隊的跨地協作與繁複流程。
透過這支影片,觀眾不僅能一窺工地真實景況,也看見這群師傅們的專業與細心。每一部手扶梯的穩定運作,背後都是多年經驗累積與一次又一次精準調整的成果,也讓人對日常生活中常被忽略的設備有了更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