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峰鄉公所活動照片。(圖/台東縣新聞傳播科)
為保存瀕臨失傳的排灣族拍刺文化,太麻里鄉公所推動「復振部落手紋記憶,共創部落文化永續」系列計畫,歷時半年執行並順利結案。公所特於本月舉辦「榮耀手紋」成果發表茶會,邀請各界貴賓、部落族人及傳統工藝愛好者齊聚,共同見證排灣族手紋文化復振的成果與精神。
此次計畫由太麻里鄉公所主辦,結合拍刺紋身師宋海華(Cudjuy・Patjidres)及其紋手團隊,邀請3位部落領袖家族代表與1位部落祭司長擔任文化傳承者,重新承繼家族圖騰。歷經半年,團隊完成3場女性手紋與1場男性身紋施作,過程中並完整記錄族人尋找圖紋意義、拍刺過程與文化認同的心路歷程。
成果發表會上,參與者親自分享拍刺經驗,嘉蘭國小學生也以傳統歌謠表演揭開序幕。會中更安排茶敘座談,邀請耆老與青年進行文化記憶對話,現場氣氛溫馨動人,與會者紛紛表達對族人勇氣與文化堅持的感佩之情。
太麻里鄉長蔣爭光表示,手紋與身紋不僅具有美學價值,更象徵族人勇氣與尊榮的身份印記。他強調,透過此計畫,期盼族人能重新理解、接納並榮耀自身文化,讓傳統技藝延續於下一代。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臺東縣政府文化處等單位也肯定此項計畫的重要性,認為拍刺文化屬於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未來將持續支持相關文化保存與推廣工作,深化部落文化傳承的基礎。
手紋及身紋不僅是美學,更是展現勇氣與尊榮的記號。(圖/台東縣新聞傳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