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公布「114年度雨水下水道系統維護管理訪評」結果,新北市再度榮獲直轄市組優等,創下全國唯一14連霸紀錄。市府表示,此成果展現新北治水從傳統人力維護,進化至AI智慧防汛的創新模式,成功從「被動應變」蛻變為「主動出擊」。

水利局指出,新北市雨水下水道建設長度已超過800公里,實施率達92.88%,高於全國平均的80.87%,奠定城市防洪基礎。局長宋德仁表示,關鍵在於新北不僅有扎實基礎建設,更全面導入智慧科技,打造全國領先的防洪體系。

宋德仁進一步說明,市府導入AI智慧科技強化防汛,目前全市已有607支CCTV具備影像辨識功能,準確率達88%,並能透過「雨絲辨識」比雨量紀錄快16分鐘發出預警,讓防汛人員爭取時間提前部署。抽水站也結合AI機制,主動推播水位訊息,提升抽水與滯洪效率,讓防汛作為從「出事後應變」轉型為「事前預備」。

新北市運用AI雨絲辨識降雨強度,防汛預警領先雨量紀錄16分鐘。(圖/新北市政府)

除了水利局創新精進,區公所也肩負第一線維護,每月自主檢查雨水下水道,並配合市府汛期抽查。水利局每年平均巡檢逾13,000處,並聯合環保局、養工處等單位辦理跨局處考評,確保維護品質。市府近年更改善88處易淹水點,提升排水能力,同時推動透水保水計畫與公園滯洪池活化,全面增強都市承洪韌性。

國土署考評檢視雨水下水道,水利局人員進入箱涵確認管線功能。(圖/新北市政府)

水利局強調,新北市已建立全國最完善的智慧防汛機制,不僅降低極端降雨對市民生活的不便,更讓民眾切實感受居住安全保障。此14連霸成果,象徵新北市在邁向「韌性城市」的道路上,跨出穩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