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貓常對你喵喵叫嗎?是撒嬌、焦慮還是飢餓?YouTube頻道「那堤一隻貓 Latte the Cat」以〈解決貓咪過度喵叫,直接示範給你看!〉為題的影片,紀錄貓行為訓練師温温到學員家現場指導,實際示範如何改善貓咪過度喵叫行為。温温指出,喵叫並非壞習慣,而是貓咪表達需求的方式,唯有理解原因、滿足需求,問題才能真正解決。
温温說明,貓咪喵叫的原因可能包括飢餓、焦慮、想外出、尋求關注或單純無聊等。若飼主每次聽到喵叫就立即回應,反而會讓行為被強化,使貓越來越愛叫。他強調:「解決任何行為問題之前,都要先滿足牠的需求。」訓練的原則在於「獎勵對的行為、忽略不要的行為」,在貓安靜時給予撫摸或零食獎勵,讓牠理解「安靜才有關注」。
影片中也提到,貓是少量多餐的動物,野外一天可進食八到二十次。許多家貓因進食時間固定、缺乏覓食挑戰而產生喵叫。温温建議,可利用「藏食玩具」或「漏食道具」模擬狩獵行為,讓貓透過尋找食物獲得滿足。他示範使用扭蛋殼、飲料紙箱或紙袋自製藏食點,分散食物位置,「讓牠有事做,就沒有時間喵叫」。現場示範中,原本十秒吃完乾糧的貓,透過藏食遊戲延長至近八分鐘,行為明顯安靜許多。
貓行為訓練師温温表示:飼主可透過佈置藏食玩具,來讓貓咪有事情做,就可以減低貓咪因為無聊而過度喵叫。(圖/翻攝自那堤一隻貓 Latte the Cat YouTube)
温温提醒,訓練過程必須堅持一致,若在貓叫更大聲時心軟回應,就會形成「隨機獎勵」,讓喵叫更難消除。他也指出,過度喵叫可能與品種、發情或疼痛有關,若貓咪突然頻繁叫,應先帶至獸醫院檢查。若已排除健康問題,可利用監視器觀察作息、固定互動時段,包含玩逗貓棒、梳毛或睡前活動,建立可預期的節奏,幫助貓咪降低焦慮。
温温最後表示,行為訓練不是責罵,而是協助貓找到更好的表達方式。「不要在牠喵叫時理牠,而要在牠安靜時獎勵牠。」只要持之以恆,透過藏食遊戲、互動陪伴與耐心等待,貓咪的過度喵叫行為就能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