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北部的猿拂村,以其高額的人均收入被稱為日本最富裕的村落之一。村內僅有約2,600名居民,面積相當於東京23區大小。這個偏遠村落的財富秘密,主要源於當地蓬勃的扇貝產業。

猿払村(譯:猿拂村)位於北海道北部,交通不便,從稚內機場出發,經過城市、縣城、沿海公路與小樹林,約需一小時車程才能抵達。村內人口稀少,居民區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其中港口區的住宅特別高檔,村民擁有三層大別野與高級車輛,顯示出村落整體富裕水平。

捕撈扇貝是猿払村的支柱產業。全村年產量高達40萬噸,平均到每名居民名下約150噸。漁民收入可達三、四千萬日元(約600~800萬台幣),而捕撈權多為家族世襲,外來者難以參與。工廠加工扇貝的職位收入相對低,月薪約17萬日元(約3.5萬台幣),加上補貼後到手約15萬日元(約3萬台幣),多由外籍研修生承擔。

猿払村的歷史亦充滿起伏。上世紀,村內產業包括漁業、林業、礦業和畜牧業,但隨著日本大量進口廉價木材及能源轉向石油,四大支柱幾乎消失。過度捕撈曾使扇貝資源在1968年接近枯竭,村民生活陷入困境。然而,村民與漁業協會合作,實施全面禁漁與養殖再放流制度,十年間扇貝資源得以復甦,村落重回富裕。

影片中亦提及猿払村地名的由來。當地名稱原為阿伊努語“sar-put”,意指蘆葦河口,後來日本人依漢字讀音將其稱為“Sarufutsu”猿払(譯:猿拂)。漢字中雖含「猿」字,但村名與猴子並無關聯,吉祥物的猴子形象僅作象徵用途。村內道路部分由扇貝貝殼鋪裝,顯示出村民對自然資源的重視,也提醒後代維持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

冷水在影片中也記錄了前往猿払村途中與附近稚內市的生活點滴。由於村內住宿多被預訂滿員,旅程團隊選擇在稚內市落腳,並在當地品嚐中華炒麵等特色料理,體驗北海道人日常生活。稚內市日語名稱“Wakkanai”源自阿伊努語,意為“會冒出冷水的小濕地”,反映當地自然地貌特色。

影片展示了猿払村生活風貌,包括港口區住宅、村內酒店與餐廳,以及當地扇貝刺身與咖哩等美食。港口與工廠外可見大量貝殼堆積,顯示每日龐大產量。除了富裕的漁業景象,村落周邊自然景觀壯麗,丘陵、牧場、沿海公路一望無際,還可見風力發電機的景觀,呈現村落現代化的一面。

儘管猿払村人均收入高,但主要財富集中在捕撈扇貝的漁民手中,其他工作崗位收入差距明顯。村落外部仍存在部分負面風評,因扇貝出口海外,且村內職位多由外籍研修生承擔,顯示收入分布並不平均。影片中觀眾可看到村民生活、當地飲食、住宿環境及自然景觀,全方位展現猿払村的經濟與文化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