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的進駐團隊「環島走部落」,以影像與設計記錄原住民族文化,並將成果轉化為沉浸式展覽。《聲設場所》展覽將於8月30日至9月7日,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登場,透過聲音、影像與燈光的重構,讓民眾感受部落文化的多重面向,體驗文化轉譯的創新形式。

主辦單位表示,展覽名稱《聲設場所》意指「用聲音建構場所」,團隊透過對聲音的收錄、拆解與再製,結合平面設計與空間構成,呈現原住民族文化記錄的過程與反思。展場設計強調感官參與,觀眾將置身於一場融合記憶、語言與影像的文化實驗中。

社會局指出,「環島走部落」創辦人全偉義自2019年起走訪全台超過43個原住民部落,透過深度訪談與攝影紀錄,呈現族人生活與文化精神。團隊理念不僅希望原民文化「被看見」,更強調「被理解」,致力於促進文化的轉譯與交流。

該團隊也長期與部落共同創作,近年跨域整合平面設計與文化影像,探索如何將視覺創作實際應用於部落需求之中。去年曾於台中社創基地推出《同心原》展覽,透過空間設計重現部落家屋氛圍,獲得觀眾熱烈迴響。

在市府社會局的協助下,「環島走部落」逐步建構跨領域合作能量,兩度榮獲台中市原住民族日影像徵選「最佳影片獎」,展現社會創新實踐成果,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促進包容社會」與「保護文化多樣性」的核心理念。

社會局表示,台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迄今已輔導超過100個團隊,持續透過專業陪伴、資源鏈結與產業對接,扶植具潛力的創新團隊,促進社會多元包容與在地文化永續發展。

與拉盟岸Malusapuz青年合辦《Masoqes迴》特展。(圖/台中市政府社會局)